時隔20年,我們終于等來了美國科幻大片《獨立日》的續集《獨立日:卷土重來》 。這樣的科幻大片不單是全球影迷的爆米花盛宴,也是科技創客們熱議的話題,而電影里的創新科技和創新產品更是創客們關注的對象。對于華清遠見星創客精英訓練營的學員來說,他們接受的嵌入式高端培訓,也需要對行業的前沿技術和訊息有所關注。而科幻電影能為他們開拓更廣闊的視野,即便目前自己的技術水平有限,但科技夢想可以無限寬廣。如果沒了夢想,創新就失去了動力,創客精神也無法體現了。
為什么看科幻電影是創客們的業余必修課?因為正是這樣一場又一場的精彩幻想,才推動了技術和科技產品的進步。
導演喬治盧卡斯當年拍《星球大戰》 ,為了完成他在電影中設立的N種科幻場景和構思,創立了“工業光魔”。而這個為了滿足科幻電影拍攝需要的工業光魔卻徑直走上了科技發明工廠的不歸路。先是發明了搖臂攝影機,這款攝影機可以用電腦編程控制動態的,可以精準還原的攝影機運動動作,這種攝影機的發明,才使得《星戰》將大量元素混合到一個動態鏡頭中的畫面成為可能。這之后,工業光魔讓特效從模型進步成CG。上世紀80年代后期,工業光魔又為了電影拍攝做出第一個數字視頻剪輯系統,第一個數字音頻剪輯系統,一個膠片激光掃描儀,和一個能實現數字合成和處理高分辨率圖像處理的計算機——皮克斯圖像計算機,以及名為渲染器的軟件處理系統。再后來電影《加勒比海盜》則逼著工業光魔發明了iMoCap動作捕捉系統技術,利用這種技術,演員穿著特制服裝在鏡頭前表演,導演就能在監視器上同步看到合成效果后的畫面。
再來說說另一位大咖導演。《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完成劇本后,遲遲沒有開拍,因為他要等科技追趕上他強大想象力的步伐。然而讓他失望的是,他期待的技術一直沒有實現。終于在2000年,他憤怒地決定不等了,要自己發明一臺3D攝像機。就這樣,一臺先進的3D攝像機就隨著轟動世界的《阿凡達》誕生了。
不得不說,科技就是這樣一直在“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路上前進著。幻想里那些承載著一個個技術構想和創客精神的產品和技術,后來都被一一實現了。華清遠見創辦的星創客精英訓練營,正是集結了這樣一群有創客精神和夢想的技術高手,通過一系列高端課程的培訓和超前的產品項目實戰,打造出一批嵌入式行業精英人才。沒有科技幻想,你可以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師,但絕不是一名出色的星創客。
星創客1607期班即將開班,如果你是技術高手,如果你想自己的技術能力得到更高的提升,如果你想挑戰15萬年薪,成為嵌入式產業、智能硬件時代的中堅力量,那么就來這里感受一下新技術新思想帶來的頭腦風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