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網上求職是現在的主流,但很多求職應聘者都掉進了“海投”的誤區,但凡只要覺得跟自己的專業占一點點邊就會選擇網申,其實網上求職是有技巧的,一定要量化關鍵詞,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網絡招聘是目前深受大學生追捧的求職方式,因為它快捷方便,不用擔心擁擠的人群。華清遠見成立十多年,這期間也是再各大招聘網站招聘員工,所以作為華清遠見教育科技集團高級招聘經理,不得不提醒你,在網上求職,“海投”很多時候都是沒有用的。
首先你要做到:量化自己要突出關鍵詞
“一定要找好自己的關鍵詞!”作為華清遠見的招聘經理而言,我公司通常以學歷、資歷、薪資要求、職位意向等為關鍵詞,快速篩選求職者,其他招聘公司也不例外。所以,大學生填寫網絡個人簡歷時,要將自己條塊化,放進相應的關鍵詞里,在每一個“標簽”下,用直觀的數字和實例介紹自己。工作經驗、兼職經歷、性格愛好、個人能力等簡介,要避免大篇的文字描述,盡量濃縮量化成“一二三”等幾“小點”,如參與了哪些項目,寫清楚項目的軟、硬件環境即可;薪資要求要精確到具體數字,少用含糊其詞的“上下”“左右”等;求職意向不要雜,好是彼此相關的“職位群”。
信息真實保護個人隱私
“沒拿獎學金,千萬不能寫!招聘公司會暗中核實。”專家提醒大學生在保護自己隱私的前提下,應盡量提供自己的真實信息。網絡是虛擬的,但招聘卻很真實。許多大公司將“面對面”的招聘會擺到網上,就做好了“打假”的準備。比如,像荷蘭銀行這樣的跨國大公司會不惜人力物力,到就業辦或者院系印證求職者個人簡歷中的某個“小細節”;有的公司還會要求填寫各類兼職中“同事”的姓名和手機——一個電話打過去,個人簡歷的真實性即可“驗明正身”。
除了信息真實、求職誠信外,網上求職還要懂得保護個人隱私。姓名、手機、郵箱、固定電話等可以盡量準確、全面。但是,身份證號碼卻不能輕易“外傳”,而大學生在個人簡歷中好只留宿舍電話和地址。
讀懂招聘語慧眼尋找“婆家”
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要懂得識破騙子公司的網絡欺詐,別找錯“婆家”。建議投簡歷前先看一下有關防騙的文章:招聘用語暗藏玄機,讀懂大小公司的招聘“網語”,有助于大學生網上求職,少走彎路,避免受騙上當。正規大公司有專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網絡招聘中公司簡介、職位描述、招聘要求等往往具體而貼切,如職責能力要求、在公司中的位置、向誰負責、由誰、薪資待遇、假期規定等都會條分縷析,一一注明。而那些過于簡單、籠統、千篇一律的公司和職位描述,其背后可能潛伏著一個說謊的“皮包”公司。
找學校找單位,都是同一個道理,靠譜、真實、誠信。往往有一個扎實的專業,工作則自動上門來找。華清遠見畢業的這么多學員。個個出類拔萃,用人單位則會自己過來招人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專業,敬業。他們用慣了我們的學生,認可我們的學生,則會給我們學生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