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述的嵌入式系統設計與開發內容,主要涉及是傳感器的內容,傳感器的數量可以說是整個地球表面和人們生活周遭空間激增,提供世界各種數據訊息,但連接和獲取來自傳感器的數據并不總是直線前進那么容易,以下5個技巧可以協助緩解工程師與傳輸接口到傳感器的第一次戰爭,可以幫助工程師在嵌入式系統設計中,讓傳感器變得更簡單。
1.先從總線工具開始
一個總線工具連接一臺個人計算機,然后到傳感器的I2C、SPI或者是其他可讓傳感器說話的協議,與總線工具相關的PC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已知與工作來源用以發送和接收數據,且不是未知、未經認證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CU)驅動程序。在總線工具的工作環境下,開發人員可以傳送和接收訊息以得到該部分如何運作的理解,在試圖于嵌入式等級操作之前。
2.在Python編寫傳輸接口碼
許多總線 工具在編寫腳本(writing scripts)配置了插件(plug-in)和范例碼,Python通常是隨著.NET中可用的語言之一。在Python編寫應用程序是快速且容易的, 其并提供一個方法已在應用程序中測試傳感器,這個方式并未如同在嵌入式環境測試的復雜。擁有高層級的代碼,將使非嵌入式工程師易于挖掘傳感器的腳本及測 試,而不需要一個嵌入式軟件工程師的照看。
3.以Micro Python測試傳感器
Micro Python運作在實時嵌入式軟件內,其中有許多傳感器可供工程師來了解其價值,Micro Python運作在一個Cortex-M4處理器,且其是一個很好的環境,以從中為應用程序代碼除錯。不僅是簡單的,這里也不需要去寫I2C 或SPI驅動程序,因為它們已被涵蓋在Micro Python的函式庫中。
4.利用傳感器供貨商代碼
任何可以從傳感器制造商“搜括”到的范例碼,工程師需要走一段很長的路才能了解傳感器如何工作的原理。
5.使用一個傳感器融合函式庫
已知的所有函式庫,如由許多芯片制造商提供的“傳感器融合函式庫”,以協助開發人員快速掌握、 甚至更好,更可避免他們陷入重新開發或大幅修改產品架構的輪回。
以上關于嵌入式系統設計與開發中,讓傳感器變的更簡單的五大技巧就簡單介紹這些了,了解和學習相關內容,就絕對不會走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