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單片機那是萬萬不能的。從N年前的單片機,到現在的單片機,單片機只是單片機,其性質并沒有太多的改變。
只是從原來的“神秘”、“暴利”、“有趣”等等,回歸了她原來的真是面目罷了--那只是在說明社會在進步,更加的合理和趨于理性。
只是現在的這樣回歸,有點走了極端,從一個極端走了另一個極端罷了。但相反,社會在這方面的需求卻是越來越大,至少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這樣的“自動化”過程一直會貫穿下去。
所以你有什么好擔心的,怕自己沒有用武之地嗎?!怕自己的資薪沒有或不高嗎?
我自己在單片機和自己熟悉的行業上做了快10年了,不說自己的水平怎么樣。說牛不牛,說不牛也牛--該驕傲的時候還是要驕傲的,那是對自己的肯定,該謙虛的時候也要謙虛學習,畢竟單片機總是一個系統工程,方方面面的東西不是自己都要熟悉和精確把握的。要想自己混的不錯,我還是那句話---和自己所處的行業結合,那才是王道。
有些人在抱怨單片機在社會上的方方面面,那只是一個現象或表象罷了,或者說那只是純電子開發或純電子開發的配套產品,在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情況罷了。
別說自己只會編編程,做點純電子的工作就覺得不得了了,那就錯了,單片機系統工程沒有那么狹隘。如果你走不出這種狹隘,那你注定就是在抱怨的那部分人。
就像我前面說的,單片機只是在回歸她的本來面目而已。還有就是中國就是太缺少“到了50、60歲的樣子”,都還在從事單片機工作的人。也許那也是新興的中國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吧?
沒有什么職業是最好的,只有在當前或相當一段時間內適合自己的職業。就說單片機,對我來說,單片機的工作成果那只是一個配件(當然純電子產品除外),正因為是“配件”,所以你需要提供相應的物理尺寸,單片機系統的散熱,安裝條件和安裝方式等等情況,需要與你的上下游提供的環境配合好,而不是說我的單片機功能完成了就沒我的事了,萬事大吉了。
就僅對單片機需要實現的功能來說,如果你連功能都實現不了,那我還要你做什么--那只是基礎工作。其實,往往上下游提供的環境對你的設計就是一種考驗,也有你需要變換N種方案才能比較好的實現的可能。
當有一定的年齡和人力資源后,就可以自己出來做了,當個所謂的半個老板了。但當自己做老板說容易也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當初我就是在這樣的忐忑中,沖了進去。
項目接的很多,周期對自己規定的也很短,往往都是白天在處理前一個或前面項目的維護工作,晚上回來工作到一、二點開發新項目。累就不用說了,有時想想那是在拿自己的命來搏錢啊!!!老婆不太同意我出來自己干,做的好好的也不錯。
做一個稱職的軟硬電子工程師吧。不用學太多,就學一些就行了,也不要去跟風,那個沒有必要。有時,你就是去學了,如果沒有相應對應的開發任務,學的也是皮毛,不過只要皮毛也可以了,當你真正需要的時候,再拿起來就會快很多,也算是一種儲備吧。但你至少要會一種,一種相對來說狹隘的系統吧?!不怕你笑話,我就只會51單片機。
做一個合格的新手電子工程師吧。對于新手,我的建議是:別上來就是一個什么五年十年規劃之類的,我們都是普通人,那種規劃不適合普通人。如果我們能將今后一年和二年的規劃做好了,那你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每天都是一個想法,每月都是一個變化,更別說每年了,只要你在努力,腳踏實地的做事。不要把自己搞的太忙碌了,給自己每天留半個小時想想“心事”了。做好一樣,再發散開去,對于電子類的,什么ARM,DSP,51都是相通的。
精通了一個體系,那么其他電子類的體系都是相通。怕就怕你什么都不通,都是半通。還半桶水的晃來晃去的,那就有點郁悶和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