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操作
1)打開文件
打開文件有3個標準函數,分別為fopen()、fdopen()和freopen()。它們可以不同的模式打開,但都返回一個指向FILE的指針,該指針指向對應的I/O流。此后,對文件的讀寫都是通過這個FILE指針來進行的。其中,fopen()函數可以指定打開文件的路徑和模式,fdopen()函數可以指定打開的文件描述符和模式,而freopen()函數除可指定打開的文件、模式外,還可指定特定的I/O流。
fopen()函數語法要點如表2.16所示。
表2.16 fopen()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FILE * fopen(const char * path, const char * mode) |
函數傳入值 |
path:包含要打開的文件路徑及文件名 |
mode:文件打開狀態,詳細信息參考表2.17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指向FILE的指針
失敗:NULL
|
其中,mode類似于open()函數中的flag,可以定義打開文件的訪問權限等,表2.17說明了fopen()中mode的各種取值。
表2.17 mode取值說明
r或rb |
打開只讀文件,該文件必須存在 |
r+或r+b |
打開可讀寫的文件,該文件必須存在 |
w或wb |
打開只寫文件,若文件存在則文件長度清為0,即會擦寫文件以前的內容;若文件不存在則建立該文件 |
w+或w+b |
打開可讀寫文件,若文件存在則文件長度清為0,即會擦寫文件以前的內容;若文件不存在則建立該文件 |
a或ab |
以附加的方式打開只寫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則會建立該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寫入的數據會被加到文件尾,即文件原先的內容會被保留 |
a+或a+b |
以附加方式打開可讀寫的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則會建立該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寫入的數據會被加到文件尾,即文件原先的內容會被保留 |
注意:在每個選項中加入b字符用來告訴函數庫打開的文件為二進制文件,而非純文本文件。不過在Linux系統中會自動識別不同類型的文件而將此符號忽略。fdopen()函數語法要點如表2.18所示。
表2.18 fdopen()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FILE * fdopen(int fd, const char * mode) |
函數傳入值 |
fd:要打開的文件描述符 |
mode:文件打開狀態,詳細信息參考表2.17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指向FILE的指針
失敗:NULL
|
freopen()函數語法要點如表2.19所示。
表2.19 freopen()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FILE * freopen(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 * mode, FILE * stream) |
函數傳入值 |
path:包含要打開的文件路徑及文件名 |
mode:文件打開狀態,詳細信息參考表2.17 |
stream:已打開的文件指針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指向FILE的指針
失敗:NULL
|
2)關閉文件
關閉標準流文件的函數為fclose(),該函數將緩沖區內的數據全部寫入到文件中,并釋放系統所提供的文件資源。fclose()函數語法要點如表2.20所示。
表2.20 fclose()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int fclose(FILE * stream) |
函數傳入值 |
stream:已打開的文件指針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0
失敗:EOF
|
3)讀文件
在文件流被打開后,可對文件流進行讀寫等操作,其中,讀操作的函數為fread()。fread()函數語法要點如表2.21所示。
表2.21 fread()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size_t fread(void * ptr,size_t size,size_t nmemb,FILE * stream) |
函數傳入值 |
ptr:存放讀入記錄的緩沖區 |
size:讀取的記錄大小 |
nmemb:讀取的記錄數 |
stream:要讀取的文件流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返回實際讀取到的nmemb數目
失敗:EOF
|
4)寫文件
fwrite()函數用于對指定的文件流進行寫操作。fwrite()函數語法要點如表2.22所示。
表2.22 fwrite()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size_t fwrite(const void * ptr,size_t size, size_t nmemb, FILE * stream) |
函數傳入值 |
ptr:存放寫入記錄的緩沖區 |
size:寫入的記錄大小 |
nmemb:寫入的記錄數 |
stream:要寫入的文件流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返回實際寫入到的nmemb數目
失敗:EOF
|
2、基本操作
文件打開之后,根據一次讀寫文件中字符的數目可分為字符輸入/輸出、行輸入/輸出和格式化輸入/輸出,下面分別對這3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討論。
1)字符輸入/輸出
字符輸入/輸出函數一次僅讀寫一個字符。其中字符輸入/輸出函數的語法要點如表2.23和表2.24所示。
表2.23 字符輸入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int getc(FILE * stream)
int fgetc(FILE * stream)
int getchar(void)
|
函數傳入值 |
stream:要輸入的文件流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下一個字符
失敗:EOF
|
表2.24 字符輸出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int putc(int c, FILE * stream)
int fputc(int c, FILE * stream)
int putchar(int c)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字符c
失敗:EOF
|
這幾個函數功能類似,其區別僅在于getc()和putc()通常被實現為宏,而fgetc()和fputc()不能實現為宏,因此,函數的實現時間會有所差別。
下面這個實例結合fputc()和fgetc(),將標準輸入復制到標準輸出中。
/*fput.c*/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c;
/* 把fgetc()的結果作為fputc()的輸入 */
fputc(fgetc(stdin), stdout);
}
運行結果如下所示:
$ ./fput
w(用戶輸入)
w(屏幕輸出)
2)行輸入/輸出
行輸入/輸出函數一次操作一行,其中行輸入/輸出函數語法要點如表2.25和表2.26所示。
表2.25 行輸入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char * gets(char *s)
char fgets(char * s, int size, FILE * stream)
|
函數傳入值 |
s:要輸入的字符串
size:輸入的字符串長度
stream:對應的文件流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s
失敗:NULL
|
表2.26 行輸出函數語法要點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int puts(const char *s)
int fputs(const char * s, FILE * stream)
|
函數傳入值 |
s:要輸出的字符串
stream:對應的文件流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s
失敗:NULL
|
這里以gets()和puts()為例進行說明,本實例將標準輸入復制到標準輸出中,如下所示:
/*gets.c*/
#include<stdio.h>
main()
{
char s[80];
fputs(fgets(s, 80, stdin), stdout);
}
運行該程序,結果如下所示:
$ ./gets
This is stdin(用戶輸入)
This is stdin(屏幕輸出)
3)格式化輸入/輸出
格式化輸入/輸出函數可以指定輸入/輸出的具體格式,這里有讀者已經非常熟悉的printf()、scanf()等函數,這里簡要介紹一下它們的格式,如表2.27~表2.29所示。
表2.27 格式化輸出函數1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int printf(const char *format,…)
int fprintf(FILE *fp, const char *format,…)
int sprintf(char *buf, const char *format,…)
|
函數傳入值 |
format:記錄輸出格式
fp:文件描述符
buf:記錄輸出緩沖區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輸出字符數(sprintf返回存入數組中的字符數)
失敗:NULL
|
表2.28 格式化輸出函數2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arg.h>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int vprintf(const char *format, va_list arg)
int vfprintf(FILE *fp, const char *format, va_list arg)
int vsprintf(char *buf, const char *format, va_list arg)
|
函數傳入值 |
format:記錄輸出格式
fp:文件描述符
arg:相關命令參數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存入數組的字符數
失敗:NULL
|
表2.29 格式化輸入函數
所需頭文件 |
#include <stdio.h> |
函數原型 |
int scanf(const char *format,…)
int fscanf(FILE *fp, const char *format,…)
int sscanf(char *buf, const char *format,…)
|
函數傳入值 |
format:記錄輸出格式
fp:文件描述符
buf:記錄輸入緩沖區
|
函數返回值 |
成功:輸出字符數(sprintf返回存入數組中的字符數)
失敗:NULL
|
由于本節的函數用法比較簡單,并且常用,因此就不再舉例了,請讀者用到時自行查找其用法。
本文選自華清遠見嵌入式培訓教材《從實踐中學嵌入式Linux應用程序開發》
熱點鏈接:
1、標準I/O操作的緩沖存儲類型
2、Linux下多路復用I/O接口
3、底層文件I/O操作的系統調用
4、嵌入式Linux串口應用編程之串口讀寫
5、嵌入式Linux串口應用編程之串口配置
更多新聞>> |